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

鋼穴─ 基器人的搖籃



  
        沒有錯字(正色),就是基器人,所以這篇也沒有營養(理直氣壯)

     《鋼穴》成書於一九五三年,那時候人類連月球都還上不去,所以書中提到的一些未來技術,以現在眼光來看都相當脫節,例如說,都已經有機器人了,竟然還在用膠捲書,真是心酸。不過科技層面不是重點,無妨本書的可看性。作者將故事背景設定於未來的紐約,那時候的地球約有八十億人口,為了平衡人口與資源分配的壓力,地球人類建立了「鋼穴」,一種大規模(可容納一兩千萬的人口),與自然隔絕,自給自足的城市,其制度有點像是「公社」。而地球過去為了舒緩人口壓力的殖民星球,一千年前脫離地球獨立,成為外圍世界,成了在文化和體質方面皆不同人類的太空族。太空族五十個星球加起來的總人口,只有五十五億,然科技比地球進步,如今已反過來扼住了地球,限制地球人往外世界移民。因為人口少,科技又極為進步的緣故,太空族生活相當依賴機器人,也以他們的機器人技術自豪,甚至想把這種模式引入地球,為此外世界人在紐約建立了太空城,試圖將地球改造成人機共存的社會。但地球人口過剩,他們將機器人取代人力的行為,視為剝奪他們工作和生存權的表示,機器人在地球受到大眾敵視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太空城的機器人專家,薩騰博士在自家遭人殺害。


        紐約警局的以利亞‧貝萊(Elijah Baley)警探奉命調查,太空族認為兇手是人類,所以要求調查行動必須要和太空族搭檔,而貝萊被迫接受的搭檔,便是丹尼爾,當時人類文明之中唯一的擬人化機器人,機‧丹尼爾‧奧利瓦(R . Daneel Olivaw)。丹尼爾是薩騰博士依照自己外貌,為了深入研究地球社會所設計,想不到計畫進行到一半,他就遇害,於是丹尼爾經過一些程式改造後,提早上任,協助貝萊辦案。

        想當然一開始貝萊不喜歡機器人丹尼爾,比他高,比他帥,還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以及不知疲憊的體力,自己的工作隨時都有被機器人取而代之的危機,在這樣的壓力和忌妒心之下,讓貝萊三番兩次亂下指控。不過正也是開頭這些磨合(也只有貝萊一個人在那裡磨),使他們往後與日俱增的友誼,顯得更加動人。不知道是丹尼爾長的實在太像人,還是長的太帥,或是他機器人式的單純天真,讓貝萊漸漸對丹尼爾改觀,總之故事中看不出明確的原因和時間點,姑且稱之為日久生情好了(到了《鋼穴》故事後頭,丹尼爾被人賞了一巴掌,貝萊還氣急敗壞)。基本上,貝萊對丹尼爾的態度,從整個系列來看,其過程大致如此:從一開始認為他是個機器人,變成能力傑出又聽話好使的好機器人,之後陷入被丹尼爾機器人屬性困擾的想法,到頭來乾脆否認丹尼爾是機器人。嗯,不過關於他倆的感情,在《鋼穴》裡只進展到「丹尼爾是個好機器人」,至於貝萊的苦惱及後續,留待下一本在討論(喂)


        丹尼爾是艾西莫夫小說中出現最多次的角色,甚至其他作家所寫的仿作,也常常讓他出面亮相。艾西莫夫曾說,他讓丹尼爾如此頻繁的出現,全都出於他的出版商和讀者熱情的要求。總計,丹尼爾出場的小說,有《鋼穴》、《裸陽》、《曙光中的機器人》、《機器人與帝國》(可以說機器人系列就是丹尼爾系列XD)、《基地與地球》、《基地前奏》、《基地締造者》以及短篇小說〈鏡像〉,整整運作了兩萬多年(所以丹尼爾的悲劇來自他太受歡迎?)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丹尼爾為什麼這麼受歡迎?開玩笑!這種萬能天然呆的設定根本就是犯規!能輕而易舉辦到許多人類辦不到的事,卻又一本正經的詢問對人類來說是常識的問題(尤其是尷尬的常識),並且,套句貝萊的形容:「本領高強,卻又柔順服從」。唔,我無法解釋這種矛盾的情形,為什麼會使我的腐電子腦產生令人興奮的電流,不過這種特性似乎是所有萌‧機器人的共同特徵(例如《銀河飛龍》裡的人型機器人百科)。總之,丹尼爾最初煞到我的關鍵性場面如下:


        機‧丹尼爾開口了。也沒看他出什麼力,聲音卻突然拔高,超出人類的正常頻率。貝萊第十次想到,當然囉,因為他不是……

    機‧丹尼爾說:「誰敢再動,立刻開槍!」

  後面有一個人大喊:「揍他!」

  但過了一會兒,誰也沒動。

  機‧丹尼爾敏捷的站上一把椅子,再跨到一個展示架上面。極化分子膜開口洩出彩色螢光,照在他那張冷靜光滑的臉上,是他看起來有股超自然的神秘感。

  貝萊心想,就是超自然沒錯。


        真不懂這篇為什麼可以讓我弄那麼久,還從心得變成陽春介紹文,希望下一本《裸陽》心得可以順利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